香港新闻:10种常用医学美容疗程 5种无实证易夺命

2012-11-20  微信红包微币天天送,关注微信号: hkziyouxing (长按左边红色字复制)获取福利和最新香港购物优惠折扣信息

  ■崔俊明建议政府先知会公众医学美容疗程的实际成效和风险,避免市民仍然参加这些高风险的医学美容疗程。香港文汇报记者王维宝 摄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王维宝)DR美容事故造成1死3伤轰动全港,令各界关注医学美容的安全性及疗效。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调查市面上10种常用医学美容疗程,发现有5种没有足够临床实证支持,安全成疑,更有可能导致红肿、脱皮及肝功能受损等副作用,最严重更可能致命,而另外5种疗程,虽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纳入医学美容范畴,但必须由受过有关训练的医生主理,安全亦无保障。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昨日举行记者会。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在会上表示,目前坊间流行的5种医学美容疗程包括3种美白针、高浓度血小板血清及磷脂醯胆硷,全部均需进行皮内注射及静脉输注等高风险操作,并缺乏医学及安全实证,没有临床证据证明有美白功效,更可能出现严重副作用(表一)。
  血小板注射可引致感染
  早前DR美容事故,死者就是接受了高浓度血小板血清皮层深处注射。崔俊明指出,血小板注射只用於医疗用途,并无用於美容,疗程中如抽血及提取相关成分过程不当,可引致血液凝固问题,「若处理过程中并非完全无菌,可引致感染,最严重可致命」。
  5疗程须受训医生主理
  另外5项疗程虽已纳入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医学美容范畴,但都须由受过有关专业训练的医生主理,故即使美容中心表示疗程由医生进行,但也不能保证疗程没有风险。学会指出,该些疗程的功效常被美容中心严重夸大,容易误导市民,崔俊明建议政府应加强监管美容中心的广告宣传,避免夸大失实(表二)。
  倡政府设资格审查制度
  学会调查亦发现,在15间美容中心的网站中,仍有6间有提供没有临床实证支持的疗程。崔俊明表示,理解政府成立的督导委员会进行多方面调查需时,但认为应先知会公众该些医学美容疗程的实际成效及风险,避免有市民仍然参加该些高风险的医学美容疗程。
  他又表示,现时市民要向美容中心查询主理医生有否专业资格有困难,建议督导委员会除了要研究区分医学美容和非医学美容外,并需要规定所有高风险医学美容要由合专业资格及受过有关训练的医生主理,长远亦设立资格审查制度。 

来源:香港文汇报 责任编辑:Apple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3hk.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3hk.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本微信号昵称】和作者3hk.cn (无注明来源昵称和作者的,3hk.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更多>>微信香港攻略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