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今年风季料早到 较强颱风出现几率增加

2025-03-19  微信红包微币天天送,关注微信号: hkziyouxing (长按左边红色字复制)获取福利和最新香港购物优惠折扣信息

QQ20250319-110538.png

香港天文台预测本港今年风季有可能提早在6月或之前开始,并于10月或之后才结束,估计全年会有5个至8个进入本港500公里范围内的热带气旋,属「正常至偏多」,而出现较强颱风的几率会有所增加。在雨量方面,天文台估计全年雨量介乎2,100毫米至2,700毫米,属正常水平,但有可能出现暴雨或局部地区大雨,呼吁市民为风雨季做好准备。


天文台台长陈栢纬昨日在一年一度的简报会上表示,根据世界气象组织评估,2024年是全球有纪录以来最暖一年,香港亦然。去年全年平均气温达摄氏24.8度,较上世纪1991年至2020年正常值高1.3度。去年共有11个月较正常温暖,其中4月及10月更出现破纪录的月平均气温,而全年平均最低气温22.8度及平均最高气温27.3度分别为有纪录以来最高及第二高。


展望2025年,赤道中部和太平洋东部水温未来几个月趋上升,西北太平洋海水偏暖,本港有可能在6月或之前就踏入风季。进入香港500公里范围内的热带气旋数目为正常至偏多,而风季会较迟完结。


全年整体平均气温趋升


被问及出现超级颱风的可能性会否增高,他表示,由于海水变暖及受大气环流影响,相信今年西太平洋上空颱风数目与天文台预计数目相若,但出现较强颱风的几率会有所增高。


陈栢纬表示,天文台的颱风生成人工智能系统可协助预测其走势,「如果中期有颱风生成,不知道吹到哪里,可能是南海或哪里,(系统)出来的结果,能成功捕捉过程的比率较高,误报或漏报的机会相对于传统模式亦较少,但是人工智能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第一就是对于热带气旋的强度预测仍未做得很好。」


天文台预计本港今年全年整体平均气温有上升趋势,会较正常高,日夜温差较大,料今年夏天高温进入头十位的机会中等。虽然平均气温虽较高,但预计仍然会出现寒潮。


天文台加强网页及App卫星图像服务


虽然天文台预测今年雨量正常,但香港仍有可能受暴雨和局部地区大雨影响。随着雨季即将来临,天文台未来一两个月会加强在其网页及「我的天文台」流动应用程式上的雷达及卫星图像服务。128公里及256公里范围的雷达图像更新频率会由现时每12分钟加密至每6分钟一次,而64公里范围除现时离海平面三公里高的降雨率图像外,会增设两公里高的图像,让市民更好掌握大气低层的降雨情况。


同时,覆盖亚洲西部的风云-4B卫星图像更新频率会由现时每小时加密至每15分钟一次,并会增设「全日可见光」卫星图像及韩国GK-2B卫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图像,以加强监测华南及南海北部的天气和能见度。


为了加强天气信息发放,让市民为天气变化早作准备,天文台今年会新增以图像形式显示本港各区雨量资讯及试行预报员透过短片亲自讲解未来的天气变化。图像形式的各区雨量资讯会在未来一两个月在「我的天文台」流动应用程式及网站推出,而预报员讲解未来天气变化的短片会在今年下半年于部分「天气随笔」文章内提供。


地震难预测 要密切注意当地部门预测


有传言日本今年暑假会发生大地震,陈栢纬回应表示,日本南海海槽地区相隔300年至600年会发生强烈地震。天文台已密切注意有关事情,并已发表网志介绍相关的情况以及对香港的影响 ,「我们不会建议市民去或不去哪里。地震是无法预测到,要密切注意当地气象部门对地震的预测。」


另外,今年天文台开放日将于3月22日和23日(星期六和星期日)举行,并採用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携手缩小预警差距」,设置展览简述天文台多年来与世界各地气象部门的合作,以及介绍天文台如何应用崭新科技提供各项服务,增进公众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认识和关注。


市民除了可持门券亲身到场参观,亦可在3月22日推出的「香港天文台开放日2025」网页透过虚拟导赏,了解天文台的工作及服务。


来源:香港文匯報 责任编辑:阿苗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3hk.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3hk.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本微信号昵称】和作者3hk.cn (无注明来源昵称和作者的,3hk.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更多>>相关阅读

更多>>微信香港攻略最新推荐